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0章(2 / 2)

他拒绝回答,只是摆了摆手,让小丁出去。

小丁无奈,只好焦躁不安地开了门,一看,是妇产科的钱主任,赶紧低眉顺眼地喊了声主任好。

钱主任现在看见她就头疼,没理,关了门直接进来跟海院长说事:“我刚听人说小丁来找你求情,我来看看。怎么,你想把她留下?”

海院长跟她是老熟人了,彼此什么脾气一清二楚。

他没有开口。

钱主任只得冷笑道:“我不管你做什么,总之,把她给我调走,不准留在妇产科。我丢不起这个人!”

说罢转身离去,重重地把门摔上,也不怕海院长生气。

海院长确实没有生气,他可是医院公认的老好人。

他盯着小丁的名字,勾起嘴唇,微微一笑。

随即抓起话筒,打给了下面的红灯笼公社:“这个月的医疗援助明天就安排,做好接待准备。”

随手又勾了几个人,海院长便靠在椅背上,闭上眼,回味着什么。

姚栀栀今天休息,特地去了趟嶷城大学。

嶷城一共有五所大学,分别是嶷城大学,嶷城农学院,嶷城工学院,嶷城医学院,以及嶷城音乐学院。

其他四所大学各有侧重,只有嶷城大学是综合性的学校。

建一栋职工宿舍需要多少预算,肯定是去工学院找人请教比较合适。

不过工学院离得远,在西城那边,嶷城大学里也有对应的学科,天热,她便找了离得近的学校。

这学期刚开学不久,新一批推荐来上学的学生们,还是老样子,大多都是工农兵出身。

姚栀栀走在校园里,看着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心生羡慕。

要是她也能上大学就好了,可惜她已婚,不符合推荐条件,只能等高考。

其实,她要不是去了末世,砍杀丧尸之余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只能看书,只怕她也写不出什么好文章。

所以,她目前的工作,已经是她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出路。

但是高考她是一定要争取一下的,要不然,她这位置肯定待不长。

居安思危才能走得长远,她不怕辛苦,只要有盼头就行。

很快,她找到了建筑系的学生,但她找的是个生瓜蛋子,也不太懂,便带着她去了系主任那里。

系主任姓钱,是一个女同志,客气地招待了她,并详细询问了单位员工的人数,婚否,家庭成员的多少,等等。

最终给她报了个还算保守的数字——一百万左右。

这是基于目前的职工人数,以及职工成家后生儿育女的情况下做出的推算。

如果姚栀栀想把出版社做大做强,日后肯定要扩招。

成本起码要翻个几倍。

那就按三百万算吧。

目前出版社一个月的盈利是波动的。

一些传统项目,比如教材,社科类的必备书籍等,这些都没有多大变化,每个月除去人工和其他的成本,盈利在3000左右。

大头在杂志这边,比如这个月,卖了51万册,因为一早签了合同,成本和盈利都是出版社分一半,所以实际利润是5000左右。

保持下去的话,按照一个月八千的速度,也还是需要三十几年才能攒够这笔钱。

那会儿都快迈入新世纪了,战线太长,显然不行。

所以,还是得开源,开源!

必须把杂志推广到全国,同时还得继续创办新的杂志。

不过那个面向成年人的,承担了袁主任美好期许的杂志,到现在还没有定下来。

姚栀栀回去可得抓紧了。

回去后她开了个会,让大家集思广益,想想怎么把杂志推广到全国。

为了激励大家积极主动,姚栀栀提出了一个琢磨很久的制度:“我想提议一个盈利改革政策,那就是推广分红,以省为单位。举个例子,比如新疆那边,如果有人能打开那边的市场,今后那边的杂志每卖出去一本,都给这个员工百分之十的利润分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