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版主>情欲小说>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42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425节(2 / 3)

确定对方有问题,否则他不会监听自家同门。

&esp;&esp;至于说监听了才能知道有没有问题,这类事雷俊并不考虑。

&esp;&esp;不过双方关系同样没近到能让张静真了解雷俊法箓奥妙的程度。

&esp;&esp;所以虽然麻烦点,但雷俊亦不在意,有要紧事,仍由龙虎山元墨白那边转述给他:

&esp;&esp;“纯阳宫方面,已经在清查顾翰等人的事情,你这次提及的郭令,已经被他们自己挖出来。”

&esp;&esp;雷俊:“师父,蜀山那边呢?”

&esp;&esp;元墨白:“当年蜀山那场内乱,除了刘东卓外,蜀山方面又列出几个怀疑对象,但当前尚缺乏明确证据。”

&esp;&esp;他提供给雷俊几个人名,然后继续说道:“不过,尉长老提到一个人,言及当前局面,可能与之有关,其名号,重云你可能也听过,姓陈,名东楼。”

&esp;&esp;雷俊:“弟子确实有耳闻。”

&esp;&esp;不过,也只限于耳闻。

&esp;&esp;蜀狂人,陈东楼。

&esp;&esp;蜀山派这一辈长老中曾经是最年轻突破至道家炼器派八重天仙游境界的大剑修,百多年前名动天下。

&esp;&esp;当年,正是陈东楼和傅东森竞争这一代蜀山掌门之位。

&esp;&esp;彼时,陈东楼技高一筹。

&esp;&esp;但其人性情疏狂好斗,把能得罪不能得罪的同门全得罪干净了,不管在同辈师兄弟还是长辈耆宿中,皆是半点人望都欠奉。

&esp;&esp;说句不客气的话,都以在自家宗门里的情况论,唐晓棠在天师府,都比陈东楼在蜀山有人缘。

&esp;&esp;这话可很难说是在夸唐晓棠。

&esp;&esp;唐天师能成功上位,跟当时天师府内外环境特殊有很大关系。

&esp;&esp;陈东楼当年在蜀山派,却没这样的机会。

&esp;&esp;于是最终是傅东森成功登上蜀山派掌门之位。

&esp;&esp;其后陈东楼负气出走,多年没有消息。

&esp;&esp;故而百多年后的今天,大唐已经少有其名号流传。

&esp;&esp;但只要提起这个人名,哪怕年轻一辈修士,仍会很快想起其人。

&esp;&esp;毕竟蜀狂人好斗之名,并不止局限于巴蜀之地。

&esp;&esp;只不过因为久不现世,所以大家都传言他已身陨。

&esp;&esp;可能,陨落于域外某处洞天或世界里也说不定。

&esp;&esp;陈东楼离开蜀山前,曾提及要寻回遗失的蜀山至宝紫微剑。

&esp;&esp;只是这么多年来,不管人还是剑,都一去不回。

&esp;&esp;倒是十余年前蜀山内战时,这个名字曾经引人唏嘘。

&esp;&esp;陈东楼毫无人望,负气而走。

&esp;&esp;蜀山派选择了看起来比他靠谱太多的傅东森成为当代掌门。

&esp;&esp;但也正是在傅东森主导下,蜀山派渐渐改变固有姿态,越来越多同外界交流。

&esp;&esp;同时越来越多积累门派中的矛盾,最终引发内乱。

&esp;&esp;蜀山派众人倒不见得多么怀念陈东楼。

&esp;&esp;他们的心思,恐怕更多是陈东楼、傅东森二人都不那么合适。

&esp;&esp;但如果陈东楼尚在,傅东森便难以那般自如地伸展手脚。

&esp;&esp;“按照尉长老所言,他们此番上下详查,倒是发现陈东楼道兄一些去向方面的蛛丝马迹。”

&esp;&esp;元墨白:“尚不能肯定陈道兄与刘东卓一定有关,但此事值得一查究竟。”

&esp;&esp;雷俊明白自家师父所言为何。

&esp;&esp;陈东楼其人,说来和天师府之间,亦有些纠葛。

&esp;&esp;不是纪东泉同元墨白那样的私人恩怨,而是陈东楼同黄天道上任掌门太平道人有私交。

&esp;&esp;而其本人,彼时亦颇为同情黄天道,并且非常敌视天师府李氏。

&esp;&esp;好斗的陈东楼,曾相助黄天道,同李苍霆、李清风这对堂兄弟先后交过手,帮趋于下风的黄天道挽回局面。

&esp;&esp;只是其后随着他寻找紫微剑不果,人也断绝消息,事情方才不了了之,黄天道和太平道人亦失去一名强援。

&esp;&esp;当然,考虑陈东楼的性格,他不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