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郁宁想到这,默默在心里想着,后续要让翠屏,在内陆引导一下舆论,至少在她真正的强大起来之前,就让大家这样误解也挺好的。
&esp;&esp;想明白后,郁宁才笑着对苏浮生点了点头:“苏大人所言甚是,那我们就在清宁城设立我们自己的小朝堂和州府吧!”
&esp;&esp;郁宁说完,当即与众人讨论起来,这个小朝堂要怎么设立。
&esp;&esp;“嘉盛帝时,曾将幼子封过东陵王,封地上所有财政都归其所有。当时东陵王在封地设得是六部十二司,属下以为滢炆岛也可按此规制设立。”
&esp;&esp;苏浮生再次建言。
&esp;&esp;众人听了,都点头表示赞同。
&esp;&esp;大禹朝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但是朝廷的六部各有四司,共二十四司,封地上减去三省,二十四司改为十二司,都是在表示对朝廷的敬意。
&esp;&esp;不过这对于滢炆岛来说,也差不多够用了。
&esp;&esp;“好,既然大家都无意见,那就这样定下来。”
&esp;&esp;郁宁拍手,定下决策,随即又对苏浮生和云姑姑二人道:“苏大人云姑姑,你们回去后将各职位的要求和每个职位推荐的人才,列份清单出来,明日呈交给我。”
&esp;&esp;“是!”
&esp;&esp;两人应声后,众人才开始讨论清宁城建立州府的事情。
&esp;&esp;最后因为考虑到滢炆岛现在只有清宁城一城,决定暂缓州府的设立,只在城中设置县衙。
&esp;&esp;至于县令主簿等官员的人选,郁宁决定从书院中学习优异者和工作中表现良好之人中选取。
&esp;&esp;人员名单还是由苏浮生二人列举。
&esp;&esp;众人因为这两件事情绪激动,会议一直讨论到傍晚才结束。
&esp;&esp;清宁城中一片和乐,远在大禹内陆的翠屏等人,却遇见了第一个重大危机。
&esp;&esp;“江大人,王大夫失踪了!”
&esp;&esp;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汉子,匆匆跑进一座简陋的民宅,对着正在劈柴的女子,压低声音急切的道。
&esp;&esp;嚓的一声,木材裂开,两块一样大小的木块掉到地上,女子收起斧头回头道:“怎么回事,你们不是一直跟在王大夫身边的吗?”
&esp;&esp;劈材的女子,正是被郁宁派到内陆的江翠屏,她听见王其仁失踪了,原本就冷的脸,变得更冷了一些,语气更是如霜剑一般。
&esp;&esp;来人虽是个壮年汉子,但是在翠屏面前却丝毫不敢放肆,听到她冷冰冰的话,更是吓得一缩脖子,瑟缩道:“属下是一直跟着王大夫的!”
&esp;&esp;“到底是怎么回事,还不快仔细说来!”
&esp;&esp;翠屏一把将斧头劈在柴垛上,语气冰冷。
&esp;&esp;汉子不敢耽搁,立刻将来龙去脉讲来。
&esp;&esp;“今日中午吃过午饭后,我们照例跟着王大夫去给村民们看脉,快到小河村时,突然遇上一伙山匪,跑出来二话不说,就将王大夫抢了去,我们追赶上去却遇上埋伏,等到脱身时,已经不见了,不见了王大夫的踪影。”
&esp;&esp;翠屏听完,瞪了他一眼,“带路!”
&esp;&esp;第89章 岭南之乱
&esp;&esp;翠屏跟着人急着转身出门,却正好遇见隔壁的邻居买菜回来。
&esp;&esp;“小翠姑娘,你父亲又出去行医了呀?”
&esp;&esp;翠屏看着对方,点了点头,“是的王婶,我正准备去接他回来!”
&esp;&esp;王婶是个四五十岁的胖大娘,为人很是热情,翠屏他们搬过来后,经常照顾他们。
&esp;&esp;闻言,她捂嘴笑了两声,催促道:“好姑娘,快去吧!”
&esp;&esp;等到翠屏转身离去,她才摇摇头,叹道:“这江郎中这么和缓个人,怎么生出个这么冷冰冰的闺女,怪不得怎么大岁数了还没嫁人。”
&esp;&esp;不过,想到屋里自家的主子,她又收了音,哎,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esp;&esp;翠屏不知道王婶的心理活动,一路跟着人,快速来到小河村附近。
&esp;&esp;“江大人,王大夫就是在这里失踪的。”
&esp;&esp;每日跟着王其仁行医的,除了他新收的两个弟子外,另还有三个清宁城的士兵。
&esp;&e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