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章(1 / 2)

&esp;&esp;李世民闻言,遮住双目,无声地打湿了半面棉布绢子。

&esp;&esp;那巾帕一角,赫然绣着歪歪扭扭的“翁翁专用”四个字。

&esp;&esp;第35章 35 一场迟来的棉花之约。

&esp;&esp;“生居苏杭, 死葬北邙。”

&esp;&esp;在唐人眼中,北邙不仅是归身的理想之地,更是帝王公卿丧葬的圣地。1

&esp;&esp;李世民沉浸在迟来的情绪起伏之中, 昏昏沉沉地想着, 定要给阿耶一场盛仪。可谁知,太上皇却像是早就料到帝王心思,留下了一道遗诏——

&esp;&esp;“……气聚则生, 气散则死,生死有常而变幻无常;

&esp;&esp;吾死之后, 只需素棺时衾一场薄葬, 还归自然之间足矣。”

&esp;&esp;在那些无法入眠的深夜, 李世民也曾经想象过, 若是他的阿耶有朝一日西去, 他究竟会怀着何种心境和情绪去面对。

&esp;&esp;许多次思索, 都未能得出一个答案。

&esp;&esp;今日,阿耶当真走了, 还留话要求简办丧仪时, 他忽然悲从中起,整个人仿佛都被一头巨大的海底异兽吞没。

&esp;&esp;唐人一向崇尚厚葬之风。

&esp;&esp;阿耶不愿大礼入土, 是因为……心中有愧, 想要赎罪吗?

&esp;&esp;李世民已经无法再去求证此事。他只能忍着悲恸, 要礼部依照太上皇的遗言, 一切丧仪从简操办。

&esp;&esp;帝王治丧, 即便从简,也少不得要按着初丧与既丧的流程走一遭。2

&esp;&esp;天还未亮,太极殿前就早早挂了白。

&esp;&esp;大行皇帝静静地躺在那里,由五位朝中的高官老臣进行招魂仪式——“复”。招魂仪后, 便要将人抬至殿内沐浴,除旧服,再以角柶嵌入牙齿,燕几固定双脚之后,才算是完成了整个“复”的流程。

&esp;&esp;这些繁琐的小事,李世民并未假手他人。

&esp;&esp;他将太上皇的头轻放在竹席的凉枕上,一点点按着规矩行事,直至燕几发出“咔哒”一声,将人彻底固定在竹席上,李世民才忽然回神反应过来,他的阿耶魂魄归一了。

&esp;&esp;今日,便是他作为子女最后的告别。

&esp;&esp;不知何时,礼部官员在旁高喝一声“悲——”,示意帝王带领百官举行哭礼。

&esp;&esp;李世民终于能够俯身,毫不掩饰地在众人面前流露自己的情绪,痛哭着嚷一声“阿耶”。

&esp;&esp;那个他花了许多年没能看清摸透的阿耶;

&esp;&esp;再也不在这世间了。

&esp;&esp;……

&esp;&esp;唐人七日而殡。

&esp;&esp;因太上皇这一去,贞观十三年的除夕和正旦便就此静悄悄度过了。等到一应设铭、悬重、大敛奠和停棺待葬的大礼走完,李世民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esp;&esp;兕子偷偷去瞧过一回,见阿耶的身形背影果然不比年根底下威武雄壮了,有些心疼起来。

&esp;&esp;小萝莉见识过生死,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一些。

&esp;&esp;她不像往常那样直接蹦进去,钻进李世民的怀里,而是悄悄跑去内宫尚食局,请杜尚食为阿耶弄来一些开胃可口的小食。

&esp;&esp;“这些吃食绝大多数都是翁翁从前爱吃的,阿耶即便不饿,也会用一些的。”

&esp;&esp;兕子其实一直都知道,耶耶将翁翁那块帕子贴身收着,再没舍得用过一次。

&esp;&esp;她还知道,耶耶心里一直有根刺。

&esp;&esp;而今,那刺终于慢慢被捂化了。

&esp;&esp;正月十五元宵灯会前,各番邦属国都要入京前来朝贺。

&esp;&esp;今年虽然年份特殊,举国素服,属国该有的规矩和诚意却一点也不能少。

&esp;&esp;李世民一直记着兕子提过的高昌草棉,眼瞅着日子到了,特意问起张阿难:“今年高昌可有将朕嘱咐的緤花种子和马奶葡萄送来?”

&esp;&esp;大唐对番邦一向出手大方。

&esp;&esp;他既然开口要了这两样植株种子,也必然不会叫高昌使臣空手而归。

&esp;&esp;李世民在心中已经想好了赏赐,却听张阿难一脸为难答:“陛下,高昌今年……并未来朝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