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版主>高辣小说>眠春山> 眠春山 第10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眠春山 第101节(2 / 3)

用羊和皮毛换取价格高昂的粮食,平西草场的这群牧民很少出草原,也甚少会到镇上去,他们会去蒙边市集,但一年也只去一两次。

更依赖于驼队,希望他们能带来粮食。但除了上一年,其他时候牧民们都被压价,比如以前一头羊羔换五斗面粉,一张皮子一把挂面。

这也是他们迫切需要一个歇家的原因阿。

所以吉雅的激动,乌丹阿妈的失态,以及后面牧民阿妈和大叔们的抚摸粮袋时的神情,那都是对粮食得渴望。

姜青禾很能理解。

之后她被大伙热情地请进了最大的蒙古包内,里头用着不知名的花草装饰了角角落落,她能认出来的只有绿色的柳条。

红漆桌子上摆了一盏牛乳和一大碗酸奶,姜青禾问都兰,“这是做啥的?”

都兰打理着自己的辫子,她偏头看了眼说:“那呀,是昨天日头出来时,阿拉格巴日爷爷用来表祝福的。”

她怕姜青禾稀里糊涂,解释得清楚点,“阿拉格巴日爷爷是额们土默特小部落的头人,每年由他来往羊羔牛犊、毡房和小孩洒牛乳和酸奶,表示平安祝福。”

这是他们部落祭敖包前的仪式,一定得在日头升起时做,但祭敖包又得在日头升起前开始。

都兰又指着蒙古包内装饰的花草说:“除了蒙古包得放花草,额们栓幼畜的木桩也得缠绕呢,晚些祭了敖包你就能瞅见了。”

没说一会儿,穿着新衣新帽,刮了胡子的巴图尔来找她,“快来,祭敖包就快了。”

都兰推她一把,“你赶紧先走,别误了时辰。”

姜青禾也没来得及说啥,赶紧跟着巴图尔出去,往后头蒙古包驻扎那片高出地面的小山包走去。

她想找找徐祯和蔓蔓,视线所及全是身着盛装的牧民,他们都换了压箱底的衣裳,颜色虽然不够鲜艳,可能瞧出来他们对祭敖包的重视。

祭敖包一般在山坡或者是丘陵上进行,按照巴图尔的说法,在他们土默特大部落里,会骑马,赶着勒勒车,半夜前往很高的山峰祭敖包来求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在这没法子,只能找到个小土包,但是你放心,别的不说,额们还请了喇嘛来念诵,保证长天生能够听见,”巴图尔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

姜青禾瞅着越来越近的山包,那中间一个大敖包,旁边用石头搭了十二个小敖包围在一起,像是一座实心塔。

其实敖包在蒙语里,就是堆子或鼓包的意思。

敖包上还插了树枝,中间插了一根长杆,上头系了很多写着经文的布头,还有栓了牲畜的毛角。

巴图尔说其实敖包下面还埋了药物和谷物和牛羊角,对他们来说珍贵的东西,这会增加神灵保佑这片土地的力量。

至于为啥插树枝,他说得理直气壮,“树木会吸引雨水阿,额们祭敖包也是祈祷雨水降临,万物丰收阿,当然还有牲畜阿、人啊平安嘛。”

他说的时候表情神圣,姜青禾对于人家的信仰也尊重并理解。

牧民们一手握着石头,另一只手拿着柏树枝,全都站在敖包的前左侧,右侧是给诵经的喇嘛和祭敖包的阿拉格巴日站的。

姜青禾站在左侧最前边,她没有参加过祭敖包,最多是学过这个词。当初卖皮子时要让他们请她做歇家先对着长生天发誓,也是不想以后突然被别人撬墙角。

因为她对没有合同也无契约的要求,很没有安全感。但在她的想法里,只是牧民们集体立个誓言就过去了。

可她没想到,他们竟然会在祭敖包祭拜山神,这个隆重而又重要的日子里,请她成为歇家。

她手指紧紧蜷缩,心口砰砰直跳,注视着穿着红布衣的喇嘛诵念经文,而长者阿拉格巴日他对着敖包,虔诚地念蒙古朗诵调。

“天父地母赐予我们,

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福来!福来!福来!

敖包风水保佑我们

……”

伴随着喇嘛悠悠长长的语调

“啊,长生天,先祖之灵

庇护众生,求昌盛,求繁荣”

“啊,长生天,先祖之光

日精月华,庆丰盈,祝辉煌”

一声声像是来自远古的祭祀,庄严而凝重,那么空旷的草原,连风声都驻足,只有诵经和说祝赞词的声音。

有人端了宰杀好的牛羊上来,放在敖包前,姜青禾知道祭敖包总有四种法子,一是最隆重的血祭,即把选出的牛羊宰杀,他们认为只有用牛羊才能报答天地的恩情。

另外则是洒牛奶、马奶酒的酒祭,和往架起来的火堆里扔牛羊肉的火祭以及对牧民压根办不到的玉石来祭拜。

牧民轻易不会宰杀羊,更别提牛了,所以姜青禾看着端上来的牛羊头时,她愣楞地看了很久。

以至于阿拉格巴日长者走到她面前时,她才反应过来,老人笑容和蔼,他说:“来吧,来向长生天祷告,成为土默特小部落的歇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好版主